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過年了,談談小時候唸的學校吧~

本來這次要來談談「學校從可以救國嗎?」……但過年到了!這是個很自然就會想到「過去」的時間點啊~一堆人難得像牛郎織女般地相會了,老人動不動就會說「哇,長這麼大了,『以前』還這麼小(不忘用手去比一下「高低」)……

過去,它讓我們看到了什麼?

那個時代,有不少中產階級的後代已經可以唸「幼稚園」了,但幼稚園教什麼呢?至今仍難以理解(因為從來沒讀過),只能透過老相片看到:那個像是老師的全是外國人(後來才知道不少是神父、牧師之類的人;當然,神父和牧師怎麼分別,是不可能知道的)。

到了有點印象時,因為兒時無聊跑去幼稚園,像是走進教堂(那是進到幼稚園的「入口」)。至今有印象的大概就是「捐獻」、還有就是平安夜或聖誕節夜晚「竟然有鹹粥」(這不是神父牧師吃的呀?這當然是「過去」之後,才會想到的問題)。

小學了,帽子的名牌是塑膠做的(還沒唸到六年級,就裂開了),有很多陌生人、電繡學號(學校名牌也是印在塑膠片上,但要自己縫在近胸的口袋上方、還有上下課鐘、導師、和不時會出現的家長(通常是某人的媽媽)……對學校其它的印象,簡單來說,就是沒有適應上的困難(即時愛講話常被罰站)……不管是「考試」、拿便當到很遠的地方去「蒸」飯(很有趣的地方,小學五年級後就不必拿去了,因為早上第三節課之前就會吃完、中午再吃別人的)……

ps‧當班長、老師說「口水也是蛋白質」等等,就不必談了;如果要談不如說「考滿分回家反而被媽媽打」之類的(但,如果在「學校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題目下,沒特別重要的情況下,也是可以不必談的,因為「個人的」經驗,只是滿足個人記憶的行為)。

★對於學校,開始感到困難時,應該是國中(這對很多天龍國的資優生而言,是不可思議的事)……這部份,就下次再說了……回過頭說話,在新的一年裡,應該適合一個月談一次。

先這樣啦~未來的世界裡,「學校」此一名詞應該有可能改成「機構」之類的(純粹是個人幻想)……那,有空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