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新政府,新菁英,決定了「未來的學習」嗎?還是未來決定了新菁英?

土耳其國父(被這麼地尊稱著),凱末爾,創建「新的土耳其(現代國家)」,這路線想要主導著類似「新中國」的路線那般(當時很多非西方的國家都還在爭論著「科學是什麼?」的激進且熱烈的情感;像是爭論不休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類議題)……一切必須要改才行,就像五四的熱血青年們……

菁英,告訴我們「未來」,在哪裡?!但這很可能是「這是你的未來,而不是我們的未來」……全球化後,「國界」好像被「私有集團的疆界」所取代時……國家,妳在哪裡?……這個基於「民族情感或歷史情節」所劃出的紅線,被其它因素(像是全球利益)所取代時,學校的角色,也跟著悄悄地移了位(大前研一好像是「煞有其事」地說了:民族國家會在全球化下消失的言論,言下之意:政治疆界將被經濟共同體所取代)……

像是近代德國小學之前,各國家都有的(古代的)「學院」,很早就出現了,那是培育「貴族」(也可能會篩選到「菁英」,這在中國,會提到「布衣」!因為春秋戰國那個年代,讓「有才能的人」可以改變「既定的一切」;但或許就像中國宣稱的那樣,早在好幾千年就有「學校」那般,聽來順口,卻想來奇怪)的地方。不管是中世紀之前或之後,那種教育有著一個使命感:你們要為了後代……當然,那不是小學,也不是國民「培育所」……而是,指揮下一代的重要堡壘……

什麼時候,一般百姓也相信起「學校」這玩意兒?(在台灣好像也歷經百年多)……一定要去學校、在學校好好讀書才有「好將來」,這在台灣,應該是很常聽的話吧~……但如今卻是「讀冊撫效」的意見,愈來愈多……

ps‧日本西武集團的強悍人物,據說小時候被父親強迫到類似菜市場的地方,要求「殺價」,如果沒有記錯,那個人,應該是小學六年級左右……這意謂著什麼?……學校那一套「教學」,沒有用嗎?(日治時期,學生的「學校生活還包含『農事』,像是種菜之類的事,中國叫做「幹『種菜』活」)……

學校?在谷歌之類的團體下,變得有點奇怪?學校的「您老師咧」常說:「不懂的話,就谷哥一下」(這樣聽起來有一點點奇怪吧?老師不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嗎?怎麼,曾幾何時,變成谷哥了咧?)……學校不再是「新式教育」的等同詞了,而只是個學歷的批發所?許多人休了學,在自家倉庫重新回到(學校原先要的):從做(實踐)中學(體認)……據統計(這是網路看來的,沒有嚴謹的根據:網路找到的「知識」只有百分之十。這個問題《網路元年》作者也清楚,並樂觀的認為是「目前一時的現象」,言下之意是:有一天,網路能找到、能產生的「知識」,很可能不是只有百分之十……這可以回想一下手抄本到古騰堡以來的改變)……

★學生找不到工作,是學校的錯嗎?……說不定就是!這好像是(類比地提問)說「人格會扭曲,是社會造成的嗎?」……最假的說法就是:一半一半!(但這也可能是很真實的答案哦~這好像是說:瘋顛,真的是社會造成的嗎?──生理學者和社會學者的討論)

那,下次見啦~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知識的積累和流通性,好像沒有什麼重要的關係?

對一個想要文明開化的東方人而言,最想要的是什麼?

是贏過別人?還是要真的想學德國人的想法──全國人民為國家而奮鬥?還是全民成為世界公民?

學校,曾經是進入世界的窗口,而今呢?只是為了「管學生」?傅柯的規訓與懲罰,說的雖然是受刑人的世界,但很容易被想到學校中的孩子們……學校,成為管理,而非引入世界的窗口,這種教授又被補習班所威脅時,學校剩下什麼?

如今,文明開化,應該不再是東方人的自卑點,特別是中國崛起後,刻意地弄了不少孔子學院……

但,也無法面對全球對於「學校」這一詞,在創建之初的原始想法。

當有謂「網路學校」興起時,像美術、音樂這種「極強調互動『教與學』的學科,該怎麼面對呢?

或許,在網路上可以學會:如何製造手槍?這樣的「極技術性的問題」,但就是無法回答:拿手槍來幹嘛?

學校,這個角色,有點尷尬……

網路世界,讓技術性的傳播,比學校更強勢時,學校的「功能」(或作為學校的理想)剩下什麼?

老師,這樣的角色,應該變得很重要吧?(突然想起「師徒制」……但好像是歐洲國家比較重視?為何「學校」此一概念的發源地,還是很堅守這一塊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好像有點耐人尋味)……

「少子化」,是否為全球問題?還只是最不想生或最不能生小孩的台灣「獨有的問題」呢?

或許,少子化對台灣是一定要面對的問題,但,少子化問題並不是「學校未來在哪裡?」的重要問題……

從德國現代化小學開始至今,學校此一詞,會不會在網路時代下,成為另外一個「歷史名詞」呢?……

★標題與內容好像無關,真的嗎?當一群人透過社群平台傳遞的訊息是什麼呢?《網路元年》的作者似乎不擔心,或許,作者相信:量變會導致質變吧~

那,下次見啦~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文明開化了嗎?若是,還要再文明開化一次嗎?

當德國決定「以國家之力」來提昇國民競爭力而辦「學校」時,相對於當時的智識水平而言,它的設置無疑是很大的改變;這和中國千年的科舉而言,是很不一樣的!最大的差別是:後者是為國家幕僚而儲備人才,做為統治上的需要;但前者則是「將國民視為國家的動力」,其普羅的想法,讓它成為(近代或現代)學校,不同於地方私塾。

今日對於「學校」一詞的概念,應該是從那時開始有的(先不論那些教育研究者,把「教育工作」與「學校」的概念浮濫地用於中古世紀,甚至更早,來企圖證明「該國很早就有完備的教育與學校」;也不管當時德法學校是以民族國家概念下去設計這場教學,是否符合今日學校的目標(做為「世界公民或現代公民」)。

但,隨著資本主義概念下被形塑的今日(不管是豐饒社會或是「後豐饒社會」),學校的機能(從國家領先到私人企業搶在前頭),逐漸以「社會的鏍絲釘」這樣的技術性教學為「指導前提」時,學校的外觀(每日活動)還在,但內容早已悄悄地掛上「以成為社會有用的鏍絲釘」(最好的藉口就是「有利於升學或就業)的最高原則了。

當手段本身就是目的時,那麼學生在龐大的「技術性反射動作的熟練」要求下,能做的,只有「疲於應付」之外,就是想辦法取消那個「疲於應付」所帶來的承受不住(像是壓力、也可以說能力不符,例如:作業多到在合理時間內根本無法完成之類的),於是,像是作弊的盛行(偽裝就是重點,它可以在遊戲規則下「立即做到平等」)之類的活動就層出不窮了……

中國的科舉,到了清朝為何停了(這不能把錯只怪在八股取士。因為即使沒有八股取士的宋朝──還不必談不成熟的唐朝,也沒有辦法實現其理想)?好像就是「實業」的興起,可以等同於救國;這才對比出:科舉原意成為政府強大的作用機能(幕僚構築的結構,其頂是原樣照樣流傳下來),與近代學校之原初設計是完全不同的;

「文明開化」,這一詞對文化古國的新智士來喊出,有點悲情(這裡不談五四或以來的痛苦陳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因為當佛教衝擊著儒道時,也有類似的過程);但這對日本這個國家而言,有目標就可以往前衝的集體社會(有人說由幕府以武士精神形塑的國民體),「殖產興業、文明開化」,是有其意義的,甚至到最後脫亞入歐的狂熱……

今天,是否要談「二次的『文明開化』」呢?(ps‧日本人提的二次三次創作,那個形容,乍見是很有趣的,但再細思,卻覺得怪怪的;所以,故意用它來接文明開化的頭)

不管是十二年國教、或是佐藤學提到的人形墓碑等等,很可能就是舊時代思維,已經無法再用技術的細緻化調整,來面對、來解決了?

★突然想到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所提的典範之觀念……有未言的、或未達其意的,就下次再說了……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被迫學習?被迫成長?被迫適應?還是這些詞的相反?

從德國第一所「現代」小學至今,學校歷經了多次轉折或調整改變,但,這二、三十年外在世界的演化,好像讓學校「適應不良」(這裡先不去談論「政府角色、去國家化、經濟全球化」的部份);

那時,進學校,就是進世界的第一道門(這和語言是通往世界的窗口,有很大不同)……

而在今天,進學校,只是因為「被規定」;進了學校之後,還是著一個通往是通常世界的小窗口──手機……

路邊攤,等著客人上門的販者,很多是低著頭滑著手機(頭湊過去看,那是臉書啊~)……而點餐的客人,說了要求之後,也開始目不轉睛地滑了起來……食物上來,也不怎麼拍了,打卡只為多一個握壽司……

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學習工程,和非英文系國家學英文此語言工具相比,看來是更徹底、更普遍的(奇特的是:鮮少看到「操作手冊」依樣學,就這樣「互相教(嚴格說,談不上『教學相長』)著、教著」……於是你(妳)看到的樣子,讓人想到「人人手持那台的模樣,還真的有點像小朋友雙手按著game-boy、或sony的PSP)……這樣全民(全球)運動,還在熊熊地火熱燒著……(有人說「一般人一年換2次那個掌上四方發光體的機體」,聽來不知為何有點怪怪的?)……

學校,還是在德國小學的原始構想下,朝更細緻化的技術層面面在發展著……評量,這個量化的基準線,這位學生是否「合格」?內化到被評量者也用這個角度看待自己的人生(這個不叫職業病吧?)……「功課部份」(非常技術性的部份)被各式的「補習班」(含安親班等)取代,「人格養成所」?這部份的角色,最客氣的說法是:逐漸地難以達到……

 附帶一提:學生看「四方發光體」的時間,比看著同學的臉、您老師咧的臉、父母兄弟的臉,還要多很多……因為他花了很多的時間,把眼睛是盯一張張看似熟悉實則陌生的頭像集──臉書,原先好像有「彷彿『面對面』的含意」在裡面,如果現在去想起這個意思,有點耐人尋味(屬於怪怪的那種)……

★再附帶一提:好像台灣人上臉書的每日平均時間,是全球第一?……台灣人好客?或是具有鄉民的潛在性格呢?

★最後想到:當大家都在用手搖電話溝通時,喜歡飛鴿傳書的人,會不會覺得寂寞呢?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看別人怎麼說!有用嗎?重要的應該是「你(妳)是怎麼去想的?」吧?

每天看著「這個世界怎麼發展?」(其實應該說是:每天看別人在幹嘛,而不一定與世界的發展有關;因為,每天看的行為,很可能只是「原地轉圈的不斷『重覆』而已」),但,世界如你(妳)所看到的那樣嗎?……想到歷史上說的:旅人帶回了當地的所見,卻引起了無限的想像(加入慾望後有點可怕的東西)……馬可波羅遊記?……

想想,以前的父執輩的每天作息:早上去買早餐時買回報紙(那是和世界接軌的管道之一),然後去上班……下班後順便去書報攤買個雜誌(這也是連結世界的或是所處土地的重要的接口)……晚飯時看著只有三台的電視(早上看台視的話,中午就是中視,晚上就是華視;如果很忙,就只看台視)……這是以前和外界連結「常有的狀況」……除非,你去唸大學,或者就是用地「再找管道」:比如說到首都或先進的地方,買進一步的「資訊」(對岸現在想叫「智據」……個人認為「還不錯」,只是有點不習慣而已);例如,當年的黨外雜誌……

想想,現在咧?小朋友們的每一天……

手機的使用,出現了讓老人意想不到的變化:它已不是專門拿來講話的工具了……這十七年一路所見的驚人演化,真是讓人嚇了一大跳啊~沒想到:小朋友,講話變少了,內容也只是「交待現狀」,而非「表達感受」(就像表情變少了、心思也變成一個樣……突然腦中浮現一個畫面:貓正專注地玩著線球)……肉不再動了,剩下被困的心思,無法吶喊?……

最常看的兩個動作,首先是臉書打卡或看他(她)人正說什麼?其次就是殺時間用的各式遊戲(時間多到殺不完?)……

對著螢幕想表達嗎?朋友就在螢幕的那端?……

不,只想看著螢幕而已,或許這樣比較安全……

憑著想法來使用工具,進而,實現了想法(事實,即,想法的實踐及具體化);但如果想法沒變、只是用的工具改變時,有點類似猴子拿大刀?那好像只是:以前是人工灑水,現在是機器管線灑水!該灑在什麼地方來發揮灑水的效率,這件事不見了……

人肉鏍絲釘,機器的附屬物……有人說「鍵盤是手的衍生物」,但現在看來,好像是相反啊~

新時代,讓傳統角色的您老師咧~和被處處嫌的學生,好像都在適應中,產生了困難……

科技的推陳出新之速度,遠快於「人類的適應」(這裡有著《網路元年》說的「不特定多數」,循著「開放原始碼般的『分享』概念」,讓「智據」變了形,甚至被懷疑它消失了……網路不再只是叢林,而是自成小宇宙了……它就是「條條大路所通的『新羅馬』」)……

每當看學生低著頭、滑著手機……都會想到德國導演溫德斯的「直到世界末日」的片尾……只是看著、看著、看著……有點寂寞感一般地看著……

http://yeats1103.pixnet.net/blog/post/4138163-%E3%80%90%E6%84%8F%E8%AD%98%E5%88%87%E6%AD%8C%E3%80%91%E9%9B%BB%E5%BD%B1%E2%80%A7%E7%9B%B4%E5%88%B0%E4%B8%96%E7%95%8C%E6%9C%AB%E6%97%A5

嗯~應該要更「言簡意賅」些,那,就下次再學著點啦~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如果是「資訊製造器」,那麼,學生應該是比較喜歡吧~

上次談了點外在的東西,也就是工具方便了(但是知識的產出是否在廣度與深度上有所改變先不論),以前您老師咧~動不動就在鄉下對一位高中生說:你是井底之蛙(意思是:到台北你就知道;即,後來大家戲稱的「天龍國」)。多年之後,特別是網路時代來臨後,只要你(妳)講得不對,他(她)可能就用手機吃到飽的無限制谷哥資料,拿來嗆你(妳)ps‧這部分下次有空再談一點「何謂『網路力量大』?(再說一次,這對知識是否有增長先不論)……您老師咧~的法寶逐漸失去,最後只剩兩件可用:左手拿紅筆、右手拿鞭子……

或許那位您老師咧~說的真是沒有錯,因為,「那個年代」,不管是書、雜誌、還是浮在都市裡耳語傳播的訊息(消息),
從首都傳到末端,都已經是「所剩無幾」啊~對一位思春期的高中生而言,「書」裡的資料(或叫「data/數據」)都無法能解決這些煩惱,於是「少年維持著煩惱」啊~

除了報紙、雜誌、還有重慶南路的原文書之外,只能「聽說」(聽教授說、聽同學說、聽自己的胡思亂想說)……

讀到十八世紀「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被教科書整理成在「對話」)之爭:經驗,只是「一團雜多」;如果沒有「理性」(先驗能力)的「框架」,怎麼可能成為知識呢?),一團雜多(data)也只能是一團雜多而已……


當時,讀到頭暈……很像一位同學說的:讀《考掘學》時,昏昏欲睡……這種心情,真的很像以前的自己(傅柯的書本來就很難讀,就像是布希亞那般;因為作者寫書,就像「說話」,一直探索一直說,不像是黑格爾,絕對精神出現後,一切就等著放在「合適的位置」,因為「體系」先形成,才會有各「名詞」堆疊出「系統的面貌」;看看黑格爾談中國思想時,就「特別明顯」)……

「當時」,能看到「書」或「小冊(也可以看成「雜誌」之類的)」或是「小報」,也只能是「二手資訊發射點(已被翻譯為母國文字」……但,這樣一路從(資訊或有人稱為「智據」)首都發射到的最末梢呢?只能在別人挑選後,「精純」(蒸餾)之後,「看到的一切」……

這,最典型的,就是「教科書」……這是你(妳)「應該知道的事」……


除非,你(妳)想「超越」這一切……想起中國電視劇的一句話「平生多磨難,男兒自橫行」……為何「橫」行呢?大概是「超越了『經驗』了」,此時,只能用「想像」加以輔助,以「衝決網羅」(意識型態的籠罩)……

學校,是否就是撒網的單位呢?它,決定了,你(妳)應該知道什麼?並告訴你(妳)應該做什麼(怎麼過人生)?

從德國的第一間「現代主義式」的小學開始,人的教育納入「工業革命式的」思維,以「量產」的方式,產生一批所謂的「現代國民的資質的未來主人翁」。它被界定為「未來的棟梁,必須從此產出」……

學校的未來是什麼?

當,這些由少數人決定的東西,變成多數人一起喧嘩時……怎麼知道「它說的,是對的呢?」……

但考試的發明(這連同「近代學校源起」的「評定」時,是有關的,連同IQ認定的考試卷),讓學生最後成為「技術養成者(即,考試機器)的磨練」……

真正為生活而求知?至此,鴻溝,愈拉愈深……讓台灣的大學生,不能學以致用的人,愈來愈多……寫完考試卷,人生就會面向「敞開的未來」嗎?……


怎麼辦呢?生活應該是要讓自己覺得快樂(先不要說是幸福),而不是嬴過別人(像是比別人更有錢、更有特權)……

啊~又多話了……下次,能收尾的話,就再說啦~

PS‧
啊~一個很囉嗦的人啊~下次再談吧~小朋友透過手機或谷歌一下,來想一窺世界……結果呢?

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您老師咧~做為一位訊息的販賣者……

 上次談了些關於工具(或所謂的載體)使用的部份,這次再來說一點不一樣的好了……

為了方便,還是條列一下,這次可能談得不好,因為這即使回過頭說話,也可能是不清不楚的……

先幻想一下:

a、當人還是以一個動物這樣的身份存在著時,學習的一切大概就是來自於父母教導與環境突發的刺激。當父母主動離開之前,必須成為那樣的存在才行(像是鳥,必須通過「飛」的考驗;要不然,別的鳥就會笑之:「妳(你)不是鳥,只是隻不會飛且像鳥的東西」……

b、離開父母的不久,上帝在牠的背上按下了鈕,牠開始要履行上帝給予的任務:生殖,在有辦法活下去之後……這是段沒有「長者、教導者」的獨立時代;

c、最後一個階段:成為「長者、教導者」,不久,成為待死之物……

而「處在當下的」人呢?再回想一下:

1、從褓姆手中,變成幼幼班再到安親班、補習班;生存技能的學習已經和動物那種「全面性的求生術之學習」大不相同了。這過程很像某些書名寫的「這樣做,你,就對了」。

2. 國高中中出現的人際關係焦慮中,那個接替安親班的您老師咧~竟扮演起補習班老師的任務;所有的菁華技巧在於快狠準的「嘿、匹、西、豬」,另外一部份則化身強化版的褓姆(而直昇機父母則俯視著一切,並懷著奇異的情結:兒女和寵物無異,但面對兒女時多了一樣「主人般的控制」)ps‧這和主人對寵物的關係有點不同,有點難說清楚;這和小朋友愛買公仔又有些不一樣。

3.大學、研究所,現在說有很多的「媽寶」,或許真的是;但事實上呢?不管是如何,從小到大應該適時地成為勞動者(或生產者)的條件被一直往後延宕著;如果書本是真實現象的「擬像者」,那麼追求「嘿、匹、西、豬」所得到,則是書本這個擬像者的「擬像」……能說他們唸的假學問嗎?還是他們唸的書和線上玩遊戲的方式差不多(特別是:技巧或技術的這部份)?

4.人和動物目前最大的差異,是動物尚稱能在時間內長大(食用型的不算),「成為那樣的存在」;而我們似乎目前不能,沒有了長者、指導者,只剩下「提供技術者」……這些提供者的訊息只是不斷地投映出「要成功,你,要這樣做,才對」;老師、父母,在網路時代來臨之後,他(她)們不再扮演「訊息提供者」。特別是在做為勞動者或生產者這樣的部份),很可能在訊息的搜尋上與吸收上,都是這群即將老去的人無法企及的(因為不是生長在今天電訊時代);他(她)曾經目睹長者與指導者,在全面性求生的勞動與生產中,學得部份;但可惜的是,並無法順利交接,而是間接地把下一代丟向資訊之海,讓其喪失做為一位勞動者或生產者的完整條件(只能做為一個,小學常讀的「社會的螺絲釘」,人肉做的單一功能機)……

ps‧突然想起來,這樣說來,是否「勞動者的創造」是不太可能了? 也突然想到布希亞說到祖父是農夫、父親則是公務員的那一段回憶,讀來好像是:他比較像祖父一般…… 

如果到了那個歲數,不能成為長者或指導者, 怎麼辦呢?(像動物時間到了就會以父母的姿態「教」其下一代「生存必要的、實在的技能」)……突然想到:常有人說目前父母是拿操作手冊生小孩與養育的…… 

啊~每次說到最後,就好像不知所云了起來;那,意謂著:下次再想辦法說說啦~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這次來談談「電腦」與「生活」(這不是生活科技課本的說法呀!)……與前兩篇是有關底唷!


根據國寶級白目馮光遠說,為了搞部落格,花了五年的時間。號稱「※苦學成功部落客,部落格『國寶級白目馮光遠在此』每天平均2-3萬人看,而且都看免費的」。
http://whiteeyeishere.blogspot.tw/2013/07/blog-post_20.html  破一千萬
http://www.blogger.com/profile/00100343433738033347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1004

以下用條列化的方式來談談(先談結論,日後慢慢地再談推論或申論的部份;故,建議是「整合式地去理解,而不要太在意分項的內容,是否被理解」:

a、國小時步行一公里多,到當地某一書局(╳興)去看漫畫。這是鄉下,看少女漫畫(當時看的是日本的芭蕾舞的題材)會被大人罵。

b、國中時一樣是利用時間到接近車站附近的百科書局──好像已經倒了,轉型了一次(重新大裝潢)也敵不過「書賣不了的事實」(大概是二十幾年後的事了)。當時想的只有:為何沒有一本有關青春期的書呢?(不只是純情版的少年維特的煩惱,而是很現實的問題:上帝的按鈕因為到期而被按了下去)

c、高中,會利用「圖書館」了、也有了哥哥的一些書和老爹之前殘留的奇怪小說(日文中譯,有令人聯想到肉的內容),不過當時常看的卻是「租書店」或同學提供的金庸小說或(有顏色的)書籍……這段期間最特殊的是:有自己想看的書,像是黃春明、白先勇等……

d、大學,真是個大改變,被認為台灣尾到了台灣頭(這是日治時期以來的地圖描述,若是清朝則是橫向移動而已)。要看不一樣的東西,最好是去「重慶南路」,當時最大的震憾是看到了宮峻駿的「王蟲」的畫冊(後來才知道這部動畫,提昇到藝術電影大獎的層次)……

在此之前,電腦為何物?大一,類似電腦概論的課(忘了是必修還是選修,應該是所謂的「通識課程」),課堂上的作業是寫basic指令行(不知為何,被當了,應該四十分都沒有。當時有個想法:給五十九分不就好了嗎?)……

e、知道電腦的偉大,應該是碩一在國際世貿的「國際電腦資訊展」(正確的名稱,應該是忘了,只知道後來大家都說是「世貿電腦展、或叫世貿資訊展」)……像是劉姥姥逛大觀園時所感到的「莫名奇妙」……心中有種莫名的悸動……覺得世界改變了……當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期中考的書面報告要手寫超過三千字時,一旦寫錯字,就必須「重寫」或是「剪刀醬糊手」……沒想到期末報告需要近一萬字的報告(熬夜一整晚,至今印象深刻啊~重抄或剪貼的時間,比寫作的時間還要長很多很多啊~日後才知道電腦的重要性,儘管大部份的時間,它,只是個打字機而已)……

還好,碩一時就決定強迫自己接受它,買了Laptop,包含教育部的補助,還是要四萬元(當時學費大概是五到七千元,國立的好像只有兩千)!這是什麼樣的決定呢?……

從那時開始,同學們慢慢地放棄手寫報告了(自己幫了哥哥和同好,打了兩遍論文,感謝大易輸入法啊~)……自己在寫畢業論文時,終於感受到它以後在生活「可能扮演的角色」……

下次再說啦~碩士後的最大的改變是windows(它出現視窗95版時,它馬上打敗不少系統,最有名的就NEC的例子)和以後在生活天天出現word4或5出現了(當時自己用的是「慧星一號」,是視窗版的,不是在倚天中文系統的PE2那樣)……

在當兵時,網路?這兩個字在腦袋裡,還只是會想到中文的「網絡」裡(嗯~有點是錯別字聯想)……

★其實,您老師咧,在這樣驚天動地的大變化中,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其它的,下次再說了……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導師?老師?有何不同咧?師傅是那一種咧?啊~突然想到法師、大師……

以前,師傅大概都是自己的爸爸或媽媽(那應該是很農業時代的社會吧),但後來,隨著生活機能的需求日益複雜,「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情形出現之後,「師傅」也就正式上場了;像是浮世繪裡的歌川家族(真是有趣的組識與相處方式啊~)。

然而隨著人類社會分工更細時,「上面的組織」改變之後,老大換人了,各行各業的結構也被迫改變,因為「文明開化」的要求(啊~當時讀這個字,實在無感啊~只是用死背來換成績的,但,了解了一點點亞洲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痛苦時,這四個字讀來就令人無比感動啊~)。

正式的、有組織的、有目標的、有老大哥的「學校」,仿造工廠的架構,出現了!量產、標準化評定、授與收的範圍決定,讓傳統的師傅,只能靠自己的高度專業與魅力存活……因為有大量師傅的影子,它在今天叫您「老師」咧~

這些影子模仿著印象中師傅,來做出他的行為,並限定了眼前的對象,成為只是一個對象,而非師傅心中的「弟子」!因為「現代稱呼的您老師」咧,他的老大「有目標、有組織、有正式的(像是公文、命令、或叫代表國家)」要求;而非師傅心中只有「他的師傅」(不,應該說是他的師傅認為的「眉角、道理」),而非老大;

如何養成弟子,是師傅最嚴肅也最嚴峻的挑戰,因為弟子的表現,呈現師傅的深度或專業性;而您老師咧?大概任務就好像生產線的履帶一般,把物品一個個放到看不見內部的機器箱內,等他出來之後,下一段履帶再把它帶往下一個同樣的地方(大概就是漫畫裡對工廠的印象那般,很像亨利福特發明的那種……最後就會從生活常見的「原料」變成陌生且看不到內部的罐頭)……

而今,您老師咧?再度遭到挑戰,雖然它有正式的、有組織的、有目標的、有老大哥的學校,來收容、來相挺;但,請容許把上段句子再重複一下:「然而『上面的組織』改變之後,老大換人了,各行各業的結構也被迫改變,因為『文明開化』的要求」……只不過這個「上面的組織」與「老大」已不是過去的那些概念內容(也就是說不再是100年前的觀念了)……就像有人說21世紀,國家的概念正在快速轉變,比如說是「只像是個經濟組織」之類的……

這就不難想像,未來的學校,那個概念,和一百年前、五十年前、甚至是「現在的學校的概念」,是不一樣了……

現在流行的「未來學校」、「雲端學校」,是否就是舊時代結束、新時代開始的過渡呢?

http://www.ted.com/talks/lang/zh-tw/sugata_mitra_build_a_school_in_the_cloud.html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education/school_1.aspx  

師傅魂,會因此而重新回來嗎?還是一去不再復返了呢?

★這一次總算有提到一點師傅了……下次要談什麼呢?回過頭說說好了……

2013年8月1日 星期四

黑手,你的師傅咧?

《我不想工作》: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qe(SellItems)&id=CF0102  這是中島義道先生寫的書。作者自稱是學校是可以唸畢業,但不是不能工作,而是不能融入「工作環境」,特別是人際關係(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但奇怪的是,他開了私塾……更奇怪的是:你在看他書裡的內容時,覺得很自然,像是面對困境時的描述等等,沒有教條式的說明……工作是什麼?人到中年才常會懷疑的東西(日本漫畫裡常出現這種「看似正常上班、單調的生活、無意義的人生」的描寫)……

 PS‧據說華特‧班雅明,就是不想工作而一直騙老爸寄錢給他……

 突然想到《享樂的藝術》: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95625 這位作者用的圖片、講的話都很犀利甚至麻辣(特別是對於:小時候就被教導「存天理去人慾」觀念的我而言),像是肯定肉體的地位等等……有趣的是:他也了辦了間學校(書本寫的是2002創辦人民大學)……

 漫畫《銃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A%83%E5%A4%A2 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打鬥(這是日本漫畫裡常有的梗,是不是這樣比較熱血還怎麼,不太清楚),而是「廢鐵鎮」的人,除了腦是真的,其餘的肉都是機器,是屬於地面上的人;而位在「上面世界的人」卻是相反,一切都是肉,只有腦袋不是……劇中裡有位像南宮博士這般角色的人(好像也不能完全這麼說,只是突然想到這個人),就是從上面掉下來的人,據說「他是不合格」的人……

ps‧(這個部份讓人想到了《攻殼機動隊》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4%BB%E6%AE%BC%E6%A9%9F%E5%8B%95%E9%9A%8A不管是士郎正宗版還是押井守版的都可以);

 對於工作,有很多的說法,像是被工作塑造出的人(與未工作前是不同的);不管產生某個專長的人、或是被稱為「異化」的過程……

 對於學校,也有很多說法:有人認為,未來網路時代,學校可能會消失(這點很多人不贊成)、甚至是會變成「褓姆型」學校或人格養成所???(這部份很難被理解)……當然學校有些地方還是會存在:像是「技藝」之類的(這和近代學校最大的不同是:要子民「文明(識字的代名詞)」這部份大概就沒有了……但,網路世界來臨後,「文明」就不證自明的存在了嗎?

 ★上次談的是「從黑手以來」,好像沒有談完,所以,先補充一下之後再說下去……?可能是想說一下「師傅」的點點滴滴……但,好像沒說到什麼重點……那,下次再想辦法說說……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從黑手以來…

黑手,以前認為是要求有技能的學徒。他是否能畢業,要看師傅決定。據說,德國有師徒制,不只是技職系統而已,連學院裡的博士生都還是如此;有位朋友去日本唸博士班,他的第一年,竟然是沒有課表,老師讓他自己決定該如何。也有位朋友在德國,他唸的是A,但第一年老師卻要他去唸B的課程(大概是必須把基礎打好才能繼續下一個「研究」)……

第一次知道:美國有所謂的野雞大學,不用兩年就可以完成學業……起初是不相信的,後來真的有「番仔邦的大學」,他們好多人聘了一位母國的教授來幫他們完成論文的學業;如此,他們的英文不必托福或多易,在全中文的條件下完成了一張「被認證的文憑」,也就是所謂「畢業的認證」……

這樣的好處是:他們可以透過制度和所有競爭者平起平坐,然後在那個平台取得權利……

認證,這件事關乎誰?是認證的機構,而非那位被認證者本身……

當這些認證被社會接受時,問題是不太大的……就好像二十年前,只要是被認證是大學,工作是等待著他……突然想到以前九年國教剛推展時,連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具備所謂的老師資格……

學校,曾經是資訊的販賣者……當網路時代來臨時,做為國民的基本要求,便不復存在……以技能做為活下去的古老生存條件,再次透過網路,改寫了學校的命運……即使搞個12國教也不能改變什麼的世界……

拿了個被認證機構核發的「證明」,卻在現實生活中,完全沒有用時……那些花了大把錢的家長一定很錯愕:因為,以前這樣的話,不就是「保證」嗎?……

如今這個小孩在家發起脾氣


銃夢裡有許多不合格的人,待在「廢鐵鎮」。


畢業之意?
就業之意?
我不想工作(想到華特班雅明

********************

來不及寫的部份,下次再說了……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7/1大學聯考

每年這個時刻應該是很受重視的(聽說在韓國連國家都要適度地干預百姓生活以配合之,在中國則是九百多萬人出征的浩大場面),可能是少子化、也可能不景氣(很多大學為活下去有很多的辦法在七月之前找到足夠的學生數),導致七月的大考(現在叫「指定考試」)好像變得沒什麼人重視了(反倒是從繁星一路到推申變成大學注目的對象)……

「當年」有所謂「拒絕聯考的小子」(這位作者最近還是勤於寫作發表),不僅拍成電影三不五時會被提出來說說……它會被提起,自然和古老的科舉是相糾纏的,但現在「技術」(或叫手段也行)是一切的年代,考試本身反而比起大學這兩個字重要很多……所以畢業這兩個字,已經和出廠日期幾乎是等同的字眼……

突想到手塚治虫的《未來人》(小時候看到前面關於「考試過關」的畫面,印象十分深刻,當時心想:以後的考試一定是那樣的吧~做好未來會有如此競爭的準備,當時是這樣告訴年幼的自己的……)……ps‧因它的主題和本篇關連不是很大,如果是有的話也是有點複雜的那種關連,所以,有空再說。

S君(這是從日本小說最先看到的字眼,當時覺得很有趣,現在卻感到很好用),畢業四年多,因為技術認證與出廠日期毫無關連,所以,工作本身和過去四年的生活是沒什麼關連的,當忍耐不住時的怒氣,讓他一再地換工作,最後以自稱有精神上的疾病來結束「在外的生活」,目前是「在家療養中」……

突然又想到,據說(還未求證)第一個符合近代需求而產生的學校是在德國(最近聽說有人在討論德國的技職教育有多優)……當時它設立的目的,應該和古老的大學有很大的不一樣……它是我們可以認識的學校(在機能與生活的想像上),不同於家教般的私塾等等……當初這種學校設立的目的,不就是要讓進去再出來的學生,做為社會有用的螺絲釘嗎?(小時候常被如此教導)……而今麻煩的是:曾幾何時,良率不佳的螺絲釘愈來愈多(這是就社會需求的角度而言,而非從那些螺絲釘的角度來說)……ps‧突然又想到有部作品叫《銃夢》,裡面有類似的情結(這部份有空再說)……

畢業是什麼?就業又是什麼?(突然想到一本書,好像《我不想工作》之類的)……下次再談吧~


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

畢業,想到獄卒到獄囚的一個詞……

第一次覺得「畢業」這件事,是在小學,當時的理解是「從那天開始不必到這兒來了」。讀到小五時,第一次覺得小學好像永遠唸不完似地漫長,所以,畢業這件事,總個來說,是件快活的事(但當時是否如此想並不知道,只是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會是快樂的」)……

國中呢?高中呢?好像就沒有這種感覺了……那,是什麼感覺呢?國中時,好像是七月十日要考高中,所以,沒感覺(特別是感傷之類的情緒)……雖然國中時自認為「班上感情很好、很團結」之類的,但畢業那天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特別是現在回想起來)……

偶而會在大學時翻著以前流行的「畢業留言卡」,發現好像只有小學時的(寫了很多「我不會忘記你是我的同學」之類的卡片,但這些人的臉孔應該從我的檔案中消失了吧~唯一留下的,就只有這些「無主之字」)……

可能國中時有寫,但到了高中肯定沒有(這種叫記憶上的「確信」嗎?)這些留言卡片……每年編一次班、加上出現明確的「興趣不合」(這在國中時還不存在的東西)……相處出現困難,正是在高中……靠什麼保護自己呢?在那個只有雄性在活動的叢林裡……

大學的畢業典禮、畢業生活照等等,索性就不管了……大概是來到新世界所致吧~過去所認定的(其實是被灌輸的)在大學遭到前所未見的挑戰……記得當時內心的激烈想法:「我的世界不僅崩塌而且支解」……

畢業?這是什麼意思呢?在今天想來,很有意思……這個「認證」,從人類要奠基文明產生文化開始就有的東西(傅柯曾用表格來說明思惟的檢驗程序,這很簡潔扼要地表達了這種「想法」)……畢業「證書」(這種檢查的程序,有人說和工業革命脫不了關係……突然想到:福特發明生產線時,每個工人必須在產品上貼上標籤)……

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想說什麼?要怎麼說?2013-6-1

       是什麼時候開始想說話呢?想了多久?為何決定「現在」要把話說出來呢?(通常只有吃飽沒事幹的時候才去做的事;要不然就是「想不出來,就說不出來」)……

       想到小時候,學校要求寫日記,忘了當時是怎麼知道日記是什麼?只知道它規定出要說的方式與內容。簡單地說出一天結束後的心得……但這一點也不簡單啊~

       流水帳,是老師經常的評語。但,「心得」是什麼呢?不記得他(她)們有說過了什麼,只依稀記得:要看書、報紙要看社論……自己說的話沒有價值,學別人說話也不像(後來知道有句成語「東施效顰」),於是乎「寫不出來」常常呈現出多重的困擾……

       說,倒是比「寫」、比「口語寫作」來得容易……就「想說就說」(當時認為這叫「直率」)……但隨著「沒營養、無意義」這些概念進入腦殼裡,漸漸地連說都覺得困擾、甚至是麻煩……不說、不寫要如何達成呢?不想,就可以了……

       認真看待:什麼都不想、完全都不想,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只是不要表達出來都可以了,但,真的可以嗎?(有種主張:「用進廢退說」)……不想說話、也不想著或一直想著,會怎麼樣呢?(記得有報導說:有位日本兵在南洋並未隨政府徹回日本,多年之後,一直在叢林活著的他,竟然不會說話了……也記得有位作家曾說,連續好幾天沒有說過一句話,常常覺得很深的「孤獨」)……

……有人說,寫就是想、說也是想,這樣的事在「回過頭說話」時,特別可以感到……或許有個先前遺留的東西可資比對吧~或是有個比較的對象,特別容易形成一種「反省」吧~

       這種反省是什麼?只有一直地「回過頭說話」才能明瞭吧~(突然想到有人說:過去的印記指向著未來。為何突然想到這話兒呢?不太清楚,但肯定有什麼東西在腦袋裡被翻攪著或甚至是被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