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如果網路的影響力成真,那麼「虛擬」這一詞就要取消才行!(連被霸凌,都要在網路上來「筆戰」)

這兩天在台灣,很多人都還在一片暈眩中……因為整個九合一大選,讓不少人在認知上,有了很大的疑惑: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儘管有人宣稱:這是可以精算出來的……但(事實呈現是)八十五萬或(原先預測是)八十萬,真的是這樣「看到」的嗎?或是很一般的說法:「就是食安與經濟不好!」……

這種感覺很像是在台灣「寫考卷」那般……從小到大,都隱隱感到,考運很重要……真正去唸書反而不是那麼「重要」……直到今天,這樣的感覺(即,運氣說),還是會不時地糾纏著自己的「實際行為」……

歸因的那個點在哪?還是根本不存在「我們宣稱的『那個原因點』呢?」(大概直白的意思是:這事兒發生了,我們怎麼解釋「它」呢?)……像是孫中山革命到第十一次終於成功(相信在台灣高喊反共復國的那個年代這個案例超重要!)是要告訴大家「這樣做就會成功」嗎?……有不少社會學相關理論指出:群眾集合起來的意志或行動的「總合」,是毫無理性的;大概意思和消費者「購買的那一瞬間」難以解釋一樣的「微妙」……

這次「怪醫秦博士」的勝利,也有人說:靠的是「婉君」、還有就是「皇民說……這種論點,該如何去體會呢?……

婉君們的「同仇敵愾」(甚至有「霸凌」的額外討論加了進來)和被指為(侵略者、殖民者、世界戰爭罪犯的)「皇民『後裔』」,這兩種憤怒(的心理反應),真的會成為投票之「具體行為」的動機嗎?……

這些事看來,只能繼續保持著研究的開放態度,去面對與分析「這個日益難解的(網路)世界」……

但,有些東西卻是很直覺地被認定,那就是:

一、「仇恨是會累積且強化的」!(雖然無法用實證的角度加以「證明」它)……那或許是看了以色列創國至今的種種行為與紐約世貿雙子星大樓的倒塌之後的強烈感覺而已……

二、網路所架構出的世界,是那麼陌生且貼近我們的生活;學校們是否要快點且多點「認識它」呢?能力的培養這部份,卻沒看見義務教育這一區塊,有在這塊急著去面對「這迫切的問題」,並且「認真規劃出『教學的內容』!像是數位落差、網路素養等等」(大學以上層級有「嚴肅地開此課程」的,恐怕也是很少的吧?)……而學生們呢?仍是上課睡覺、下課尿尿的途中「神采奕奕」地用光亮的眼神、看著手指從智慧型手機螢幕滑出的影音世界……

選前幾天的兩個文宣,耐人尋味:「這一票請聽父母的話!」和「這票請聽孩子的話」!……

眼前這個世界,該聽「誰」的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