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有人說:醫者父母心……也有人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沈重啊~聽到「國父」的字眼時……

曾有家長抗議:什麼!?你說老師像醫生?!那,我兒子不就是病人了嗎?……

什麼是醫生?什麼又是老師呢?……

醫生好像是「導正」求醫者的狀態,像是回到「正常的循環」(好像中醫特別強調此點) ……就這點而言,有人認為老師好像也是「導正」,但容易被抗議啊~

如果導師或老師的任務是「促其成長」,聽起來,會不會好一點呢?……

話雖如此,但今天的醫生與老師,好像只有一點最相似:一個老師面對全班三、四十人,怎麼教呢?(不管是哪一個科目;但會有許多無奈的,較常聽到的是音樂美術類的藝能科吧~)

同樣的,一位醫生在私人診所和教學醫院的「體制」下,業績就像是一句普通話:先求有(患者),再求好(體貼照護患者)是繼續下去的「最根本條件」……求診人數一多,掛上「額滿」字樣時,醫者父母心的形容詞,好像變得有點詭異啊~突然想到「自強班塞不下去時,家長的聲音、老師的聲音、行政人員的聲音」……名醫難見、就像名師難遇(這不是排隊問題啊~)

ps‧把醫生與老師,拉到「父母」位階,聽來實在令人覺得沈重啊~真不知是誰發明的(就像父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的形容詞)……如果治理國家,也被同等位階來看待時,那種沈重感就更強了啊~相信老師與醫生也不願意這樣被人對待吧~

ps‧附帶一提,「專長」也是問題;像是「皮膚科」(有人說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聽起來有點怪啊~),要面對的問題還真多~有人專門對付青春痘的、有人擅長治療乾癬的(就像是體育老師也有專長之分那般)……

ps‧這樣營運規則(含專長分類)下,去看診與求教於名師,好像只能碰碰運氣了……雖然,網路還是會有點效應可以產生:像是「美食指南人氣店」等等……但這個碰碰運氣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身體(運氣不好的話,就會像唇炎患者的血淚心聲那般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01000017KK04262  )……醫者可能不只是具有父母心,很可能自己也是「過來人」……

又是畢業時刻的到來,想到畢業之後的人生,還是可以遇到很多「老師」;像是醫生這個行業,患者可能就是啟蒙他(她)的人啊~ http://tmalmagazine.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