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大學申請擬延後?110學年度,考大學有變化? _(:з」∠)_ 這樣改,有差嗎?(。-`ω´-)同學的嘀咕聲……(`・ω・´) (´・ω・`)

考大學,在以前覺得很重要(但要回答「是多久以前」呢?有點為難~);因為沒去唸,只能去當女工之類的工作……

所以,在這樣的條件下,高中的考試就會強調「精細」的角度來面對「學問」(或說教學內容或是教科書,也都可以)……像是英文或數學考試,總是很難,永遠寫不完之類的……

故,為了達到「很高層次的精細」,就必須買一堆東西~有人說那叫「工具書」?(奇怪的稱呼啊~)或叫「參考書」?(也很怪啊~)或者是「課外讀物」!(放學後有幾個人真正想唸咧?)……像是英文要買空中××雜誌等等……

三年過去了,除了一點灰塵之外,感覺都很新的「就是那些(像是《古文觀止》)」之類的了……

為了照顧「前面幾位的同學」,讓「多數眾多的『後面同學們』」來陪讀的年代(花了不少錢去買些「不太可能用到」的印刷品,做著「狀似『資優生』的動作」)……

到了今天好像有點不一樣了……

少子化的今天,讓大學感覺變成很多很多可以選……這在以前的年代,是不太可能想像的(像是美術系,在志願卡上只能填兩個或三個)……

既然(目前)很多可以選、學校也很缺人(如果學校倒了,可能不是一個航空公司的失業人數啊~)的情形下,錄取率聽說已經幾乎是百分百了……這讓人想起「有些高職是有報名就可入學」的那個年代(距離現在不遠啊~)……

但,現在的學生為何還是受不了「要等到指考」呢?(這是教學現場啊~而不是名校的「台成清交班」啊~)……

如果這種狀況(連申請都不太想等的不耐情緒)不面對,光是在遙遠的未來說「申請入學延後、以後兩試合一」之類的話語,有用嗎?(未來?說不定大家都跑到外面唸大學、或是唸個夜間部之類的、更有可能會唸個空大或網路科系的學校時,那麼,「110學度的『未來』」是什麼景況咧?)……

http://wleemc.pixnet.net/blog/post/112156630-110%E5%B9%B4%E5%AD%B8%E6%B8%AC%E6%8C%87%E8%80%83%E5%85%A9%E8%A9%A6%E5%90%88%E4%B8%80

http://a.udn.com/focus/2016/11/29/26129/index.html

ps‧這兩年唸高中的人變少(轉去高職變多)、家長也覺得唸大學也是22k而已,所以,邊工作邊唸大學,或是考軍校等務實考量(學生以就業為選擇導向)的也變多了!這些因素再加上少子化、過多的大學只有過少的學生等等的「現況」,那麼,學生會在乎「考試」怎麼改嗎?……再怎麼改,不都是「那樣的考試」而已嗎?……

2016年11月1日 星期二

教官啊~別走啊~(跪下)---仿偶像劇之一幕……教官,如果是個尋常的職業?……

以前唸高中時,軍訓課、教官、打靶等等,一切都是為了反改大陸而準備著……

唸大學時,教官會跟蹤、會做「保密偵防」……

開始工作之後,又聽說有所謂的「人二黑資料」……

從(戒嚴時期)反攻大陸開始,從上宣傳至下,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完成「別人最大的心願」……

半個多世紀過後,許多事物都改變了……

https://www.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3A%2F%2Fimg1.cache.netease.com%2Ftie%2F2014%2F11%2F25%2F09.jpg&imgrefurl=http%3A%2F%2Ftie.163.com%2Fgt%2F14%2F1125%2F14%2FABTDVTBK00304IOE.html&docid=eAUxFf3pvl0LpM&tbnid=1VUNjkpaTkjdyM%3A&w=408&h=259&bih=428&biw=896&ved=0ahUKEwi-6_ry64PQAhVDkZQKHT8EBjoQMwgcKAEwAQ&iact=mrc&uact=8#h=259&imgdii=1VUNjkpaTkjdyM%3A%3B1VUNjkpaTkjdyM%3A%3BjZJQfEMKd27oiM%3A&w=408


領導人民的政黨,渡海來台數十年後,被人民所淘汰……

什麼?!被淘汰?!……或許只是說:拒絕了那個假想敵之下的人生吧~……

接下來,該過什麼新生活呢?(不是換個便服來學校,就可以改變的明天!)這算是失落的開始嗎?……

教官要退出校園?!(這是陰影造成的嗎?)軍隊不是國家化了嗎?軍民一起不是很好嗎?(全民國防不是很好嗎?)……

說來也奇怪,短短八年前(2008)的「威權的象徵、黨國的餘孽」在今日好像感覺不到?……特別是銅像已經拆得差不多的今日……

如果,學校教官不再是「敵對狀態」下的一種職業,或許,可以用更多的角度來看:為何很多學校反對教官全面退出校園?(特別是國高中,認為是必然的需求?)……
https://tw.news.yahoo.com/2016%E5%B9%B4%E5%B8%AB%E9%90%B8%E7%8D%8E-%E5%B8%B6%E5%AD%B8%E7%94%9F%E7%99%BB%E5%B1%B1%E6%88%92%E6%AF%92-%E6%95%99%E5%AE%98%E7%8D%B2%E7%8D%8E-215003957.html

學校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地方」,想要在那兒改變文盲的命運也愈來愈難……教官在軍隊變成救災急先鋒後,好像也不再是以前的那種教官了……

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 ̄ω ̄=)世大運的宣傳片「疑似『抄襲』」?但抄了什麼呢?這可不是國文與數學科的「偷抄」之類的作弊行為啊~ ( ●ω●)

小時候,好像大家都很討厭被人稱為「學人精」……或許:「模仿」是不好的;但,小學寫書法時,老師卻強調:學好書法,一定要從「模仿」開始(有人說,這叫「臨帖」,閱讀的「美與技術」的必要功課);學別人的目的是什麼呢?……


http://pic.gamme.com.tw/773265/3      這張圖,原作是?


小動物在獨自生活之前, 必須在「求生知識或技能的傳授者(通常是生父母)」身邊「學習」(人類是否因此而發明了「學校」呢?)……但,有一天,傳授者會強迫學習者「斷奶」(因為:學別人,可不能「活到老、學到老」啊~)……如果是鳥媽媽或鳥爸爸,要不是把小鳥推下去(強迫去飛)、就是不管(不想飛的話:後果自負)……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589739

https://www.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3A%2F%2Fi.imgur.com%2FO0H6iAJ.jpg&imgrefurl=https%3A%2F%2Fbtrend.amassly.com%2Fpost%2FzZJyTLpDhD%2F&docid=YAZ2d1CDyG-PnM&tbnid=K4EFe_tmglZWyM%3A&w=948&h=782&bih=428&biw=896&ved=0ahUKEwi5itr32bjPAhUClZQKHThcDCgQMwgsKBAwEA&iact=mrc&uact=8
葫蘆猴事件裡,被在乎的事「是什麼」呢?應該不是模仿或抄襲……而是「美不美的問題」?……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36304

http://www.scrapbase.tk/2016/09/1200.html

今天,世大運的宣傳片(Go Go Bravo),也是個例子……不過它「不再只是美不美的問題」!而是:不想斷奶的背後,顯示了什麼咧?……


東施因為覺得「那樣做很美」,因為太專注那個美(雖然說不上來那個美在哪裡),(所以,就逕自學了起來)而忘了「別人覺得」很不美……


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東施是值得「同情地理解」的……但,如果不是?那就有點可怕了……



http://bepo.ctitv.com.tw/2016/08/117538/


舉個有點爛的例子:仿冒本身,都至少要花了一點時間「去裝假不是仿冒(品)」……而今天,連這一點點的假裝也省去了……



http://www.plurk.com/p/lsvcvd

★十月一日上傳確認之後,竟然在十月二十五日看到只有「仍未裁剪的草稿」?發生什麼事了咧?……10/1傳的內容(特別是在結尾的修改部份),大概忘了……所以只能「補傳」還在草稿匣裡的那些……(這是第一次發生啊~真的~以後還要擷圖存檔嗎?世界果然很難理解啊~)……★

2016年9月1日 星期四

Pokémon納入課程,就可以?……教育部這樣說的嗎?……學生想要快樂學習?還是輕鬆學習?……

http://www.peoplenews.tw/news/7895e97c-8963-4df8-b363-724a01c7e37b 民報
 
這則新聞,好像是教育部「不禁止」,但實際上是:「請各位老師自己看著辦吧~」的「放鳥」心態……

記得小時候,看漫畫和「玩電動」,都是被禁止的!(不知那時是否是「教育部明令禁止」還是「學校不准」啊?)──對於「違規」的同學們,那個年代的老師們會用「吼留啃」或是「阿多啃」在身上猛招呼一番(或是用漫畫敲完頭,然後再當面撕成碎片)…… 
ps‧有人對昇龍拳做了一番解釋,請參考:http://saymiao.blogspot.tw/2008/01/blog-post_29.html)

而今,課本用漫畫來表達,比較有人看?!用動畫的方式來播「學生比較有興趣」?!……甚至,強調「玩電動(這是古老的稱呼)」,更可以提昇「學習效率」、「讓學習活化」等等好處?! ……這背後是否在暗示著:學校很無聊?!……

ps‧(有空可看看 https://taiwanbar.cc/)
ps‧(有空可看看  http://teahcerkk.blogspot.tw/2016/08/pokemon.html?spref=fb 對於Pokemon現象之我見 - 寫在參加教育部會議之後 )

那麼多年過去了,「是那個年代悲哀或這個時候幸福」只成為「隱藏在老師們常訓斥學生的大道理之一」了吧~……老師們好像說「現在既可以快樂學習、也可以輕鬆學習」了!?……

學生想要快樂學習呢?還是輕鬆學習咧?……或許站在第一線的老師們「真實地感受到」:這兩種學習都不太可能是學生的選項……準備考試的過程,一點也不輕鬆、更不快樂啊~

如果全交給補習班來安排與規劃,可能會更有效率些……學生「補全科」可以免除規劃與思考等繁瑣而複雜的事項,只要像是在教室那般「坐定」即可……

接下來像集點式般,去湊滿「入學資格」,那麼剩下的時間,都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會有話說,反正可以「在他(她)們的『容許範圍』內」,一切都好談~更何況,少子化之下,學校是在搶學生咧~要入學,不是還蠻容易的嗎?)…… 
ps‧看看2016的大學招生,從繁星、申請到指考,就可明白……

突然想到,這種樣態,教育部就有點像父母那般:只要老師們可以在第一線應付著學生,就可以了……今天寶可夢融入教學,明天就是去想:哈利波特GO加入課程之中……

第一線的老師或許可以強烈地感受到:手機帶給教室的變化有多麼的劇烈……但想要和學生在手機上互動卻沒有想像的容易(或許學生有種「曾經被監控」,而有了受傷感吧?)……

科技狂潮席捲,不要干預或禁止等舉動在今日看來,好像是無意義的行為,順水推舟地交給各縣市去處理……各縣市又交給各校去決定,然後咧?各校又請第一線老師「視情況去決定」嗎?……最後,一定是:沒事就沒事,有事就「請各位老師自己看著辦吧~」……

這樣掰來又掰去,好像和寶可夢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教育部為何要急著去說、然後讓各校匆忙地去做、最後讓第一線老師怎麼去承擔呢?……最好的例子:服儀解禁一說,接下來怎麼做?那就看各校或老師們的創意了?!(學生會因為這件事,而更愛來學校嗎?……或許,上述的話還要再說一次:準備考試的過程,一點也不輕鬆、更不快樂啊~)……

2016年8月1日 星期一

導師,常被視為「未來的引領者」……2016的喧嘩中,老師們是否願意當起「導師之責」呢?……

很快的,又是新的學期要開始了,有許多人要成為「老師」了(不管以後有沒有退休金可以拿或可以拿多少?也不管有沒有十八趴等等)……

這些老師們,在開學前大概會想:要教什麼?等等課程上的問題;但過來人或許清楚:第一天講了什麼話?遇到什麼學生?可能都忘光光了(多年之後,只剩下「當時很緊張」這幾個字還記得,其它都模糊一片了吧~很像運動選手只記得呼吸、外科醫生手術時,只看到「組織、器官與血液」那般)……

但如果回頭再問:「當時教什麼?怎麼教?」時,或許,過來人會說「認識學生,才是最重要的」啊~即,它是「上課的前提」~(這讓人想到廚師……專心做菜前,不如先想想「要做給何人食」?或許,這才是有經驗之師傅會先處理的事)……

有句話說「榻榻米上學游泳」,意思是沒有成為人之前,是無法學做人的;當老師、當醫生等等各行各業不也如此?有句廣告詞就很直白:我是當爸爸之後,才學當爸爸的!意即沒有兒子,就不會有老爹;老師的處境也一樣:有學生存在時,老師此一角色,才會「接下來」產生或出現。甚至有人也會往下再推論出這樣的想法:沒有像樣的學生,就無法造就「像樣的老師」(但,這兩者關係是「反之亦然」嗎?……嗯、嗯、嗯,這點只能有空再多「想想」了)……

如果把「醫者父母心」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兩句併起來思考的話,或許可以想到:醫生可能同時兼具老師的身份,而老師偶而會出現「感覺像是醫生(的樣子)」……難怪,有些人
會認為:真正的醫生,也是真正的老師、更是真正道理的宣揚者……這令人想到《傷寒雜病論》的序文、也想到吳若石神父等人(好像以前的宣教者,很多透過老師或醫生的「行為」來執行「大老闆」的託付)……

如果2016,我們的老師們,願意在喧囂之中,站向前,成為「導師(真正道理的宣揚者)」,那麼對這塊土地上的人來說,也具有像醫生那樣的功能了啊~


ps‧吳若石神父說,他原先想當老師、當醫生,礙於學費後來去「大老闆」那兒工作;或許這是玩笑話,但,沒想到「大老闆」給他一個特殊的際遇:讓自己(的肉體)成為自己的老師(而精神上的自己卻成了學生)……此經驗讓他成為許多苦痛之人的醫師……

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一句話,改變一生」的書裡,有很多句啊~看完可能改變「很多」生啊?……

從小到大,常聽別人說「因為(老師的)一句話」,導致日後(重大的)改變……

但,真的會因為「一句話」,就起了什麼樣的大變化嗎?(從小到大,對此事,偶而想來,還是會耿耿於懷)……

現在想來,它好像是一種「透過別人口中」傳達出的一種「宣告」……也就是,自己認定「是如此」,但無法「證實」是如此時:別人認同的一個動作(像是一句話),被自己認定「(的確)證實『是如此』」!

例如:很多人常說:會走上醫學這條路,都是因為某人的一句話;或說,走向藝術領域,是受高中美術老師的影響。……

這如果放在求診上,好像也有些適用;像是醫生的一句話,讓胡思亂想的患者,有了(治療或改善的)方向上的「決心」──此患者可能已有決心之苗,是醫生讓其「冒出地表」,接下來就是患者「讓此苗逐漸長大」……

ps‧通常說出「『當年』就是因為『這句話』」的人,都是經常漫長的「證實」;像是「後來」這位人士「終於成為藝術家或醫生」之後……

ps‧所以,從某個角度而言,也有人會對老師與醫生提出一些「忠告」:謹慎地說出,最好不要明確地……像是你(妳)可以試試看、或是「說不定你(妳)真的適合」之類的話語~

ps‧該如何理解: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呢?一句話,可能導致像佛家說的「頓悟」,這部份就「難說」了……但,坊間好多「一句話,改變一生」的書,好像讀了很多也改變不了什麼的感覺……

ps‧急病亂投醫(最怕誤聽了「某一句話」)……當訊息多一些之後,渴望有導師般方向(此時要相信「很多的『一句話』的哪一句話呢?)──如果「一句話,改變一生」(很多句就可以改變很多的人生啊~那麼,要改變的是『哪一』生呢?」)……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有人說:醫者父母心……也有人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沈重啊~聽到「國父」的字眼時……

曾有家長抗議:什麼!?你說老師像醫生?!那,我兒子不就是病人了嗎?……

什麼是醫生?什麼又是老師呢?……

醫生好像是「導正」求醫者的狀態,像是回到「正常的循環」(好像中醫特別強調此點) ……就這點而言,有人認為老師好像也是「導正」,但容易被抗議啊~

如果導師或老師的任務是「促其成長」,聽起來,會不會好一點呢?……

話雖如此,但今天的醫生與老師,好像只有一點最相似:一個老師面對全班三、四十人,怎麼教呢?(不管是哪一個科目;但會有許多無奈的,較常聽到的是音樂美術類的藝能科吧~)

同樣的,一位醫生在私人診所和教學醫院的「體制」下,業績就像是一句普通話:先求有(患者),再求好(體貼照護患者)是繼續下去的「最根本條件」……求診人數一多,掛上「額滿」字樣時,醫者父母心的形容詞,好像變得有點詭異啊~突然想到「自強班塞不下去時,家長的聲音、老師的聲音、行政人員的聲音」……名醫難見、就像名師難遇(這不是排隊問題啊~)

ps‧把醫生與老師,拉到「父母」位階,聽來實在令人覺得沈重啊~真不知是誰發明的(就像父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的形容詞)……如果治理國家,也被同等位階來看待時,那種沈重感就更強了啊~相信老師與醫生也不願意這樣被人對待吧~

ps‧附帶一提,「專長」也是問題;像是「皮膚科」(有人說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聽起來有點怪啊~),要面對的問題還真多~有人專門對付青春痘的、有人擅長治療乾癬的(就像是體育老師也有專長之分那般)……

ps‧這樣營運規則(含專長分類)下,去看診與求教於名師,好像只能碰碰運氣了……雖然,網路還是會有點效應可以產生:像是「美食指南人氣店」等等……但這個碰碰運氣的,可能就是自己的身體(運氣不好的話,就會像唇炎患者的血淚心聲那般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91201000017KK04262  )……醫者可能不只是具有父母心,很可能自己也是「過來人」……

又是畢業時刻的到來,想到畢業之後的人生,還是可以遇到很多「老師」;像是醫生這個行業,患者可能就是啟蒙他(她)的人啊~ http://tmalmagazine.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19.html

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生病了,除了祖傳秘方、自己的怪方法之外,現在多了一個「更混亂的選擇」──上網看看別人怎麼說……

在所謂的學校產生前,出外工作前,父母祖宗就是一切(要不然就是村莊朋友或菜市場怎麼說)……

學校產生後,多出了許多的選擇……從這個班、到一起放學回家的同學們、甚至是朋友的朋友……

到了今天則是:我,發生了什麼事?先找網路上怎麼說(這可能的選擇不知擴大了幾十倍啊~)……

祖傳秘方,不知不覺在家庭被拆解之後「消失了」(就像逢年過節,怎麼和祖先溝通「都忘記了」……甚至必須透過其它長輩或「努力記住日常作息的外藉看護,適時的『提醒』」)才有辦法初一十五拜拜、逢年過節要燒多少金銀紙錢……

生活經驗,有在擴大嗎?……因為去了學校?還是所謂「學會了『網路』」呢?……

有人說,網路上的分享「強化了『道聽塗說』」,也有人說「去除了『專家宰制』」……是這樣的嗎?……

過去學校就是訊息的發佈站,沒想到今天「滿溢的訊息」,從四面八方湧來,多到「老師不知該如何去對學生說」……

《網路元年》的作者,倒是對眼前「數位訊息的多樣性」保持樂觀……他相信再過一陣子,人會學到「處理訊息」的能力。

但,真的是如此嗎?……

看來學校老師,應該快點學會「面對『訊息滿溢的學生』」才行……要不然,學校失去了訊息發佈的機制之後、又無法以公民課式的「訓斥」時……學校的存在就日顯尷尬了(在少子化快速底下,強調升學已是奇怪的問題;在全球化下,強調頂尖學校的宣傳,也讓人漸漸起疑)…

……學會分辨與思考「訊息與我的關係」(這門課,高中以下的學校好像都沒開啊~)……

ps‧突然想到一本書,好像蠻適合的……http://www.ideabyme.com/?p=1070

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

馬英九先生,被稱為「死亡之握」的強大力量的擁有者……那麼,死亡,在學校有教過嗎?……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738

https://www.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gb.cri.cn/mmsource/images/2009/09/07/8592862e853444c0b3051fc49b1bb548.jpg&imgrefurl=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09/09/07/3525s2614350.htm&h=349&w=465&tbnid=vEUWwthUQ7owaM:&docid=tCpkz4gajc_UMM&ei=ah38VoidLITN0gS29amIAg&tbm=isch&ved=0ahUKEwiI-va-h-nLAhWEppQKHbZ6CiE4hAcQMwgWKBMwEw&biw=797&bih=377

http://hk.crntt.com/doc/1018/7/6/4/101876401.html?coluid=9&kindid=7610&docid=101876401&mdate=102113174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D%BB%E4%BA%A1%E5%AD%B8
記得在學校,有很多「避談」的事,其中之一就是「死」……同學有喪假,要記得「默默地」……而請了喪假的同學,也必須「默默地」,不管是在學校請假前或是回到學校之後……

小時候只記得:學校教我們如何報效國家,卻從來不說明「死了之後怎麼辦」?……或許當時也不知道:死,是怎回事?現在想來……或許:老師自己也不清楚吧?……

常看到「退休老師」,在黃昏中獨自一人走路著(可能是為了養生)……也常想到「退休老師」的每一天都怎麼過的?……

一般家庭的退休,大概就是「因病得以不工作,而在家休息著吧?」……

《我不想工作》的作者:中島義雄,給了學校教育的一個「課外補充」(這或許是學校應該要好好教的事啊~)……

 如果真的像繪本童話般說的:死亡之神碰了你,然後,一切就說了「再見我的人生」,那,還真是幸運啊~因為很像佛光山的開山祖師說的:我不怕死,但我怕痛啊~……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蔡英文 長照2.0?是否先看看「老人Z」之後,再「想想」……

如果漫畫是激烈地想像(通常超乎現實上的「合理」),那麼應該去追問的是:這「激烈地想像」源自何處?……

https://www.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img2.mtime.com/mg/2008/49/47b35512-d3ea-48bf-a5e9-151987905c50.jpg&imgrefurl=http://i.mtime.com/tgb/blog/1558962/&h=337&w=450&tbnid=g_CQ4hOgc-ByUM:&docid=tTxNKxdr4dwPoM&ei=BirTVqOBOYvS0ATwsryIBw&tbm=isch&ved=0ahUKEwijnKHg-ZrLAhULKZQKHXAZD3EQMwghKAYwBg&biw=797&bih=377

 http://blog.cmchen.net/2007/11/17/2054/

 http://poster-gallery.net/03otomo.htm

https://kinomonogatari.wordpress.com/2012/08/05/%E3%80%8A%E8%80%81%E4%BA%BAz%E3%80%8B-39/

 或許現實生活的無法改變,讓創作者興起「改變的狂想」?而這樣的激情,讓「未來生活出現了『可想像的現實』」?

★小時候,看漫畫是種「不良的行為」!特別是在學校……但學校的生活裡,讓學生想「偷看漫畫」到「偷看手機」?或許是大家應該好好「想想」的事……這些小孩,因為「偷看」的激烈渴望,導致未來世界有何改變呢?(或許這些也是學校該去想的、網路課程認證等等,要去思考的課題)……

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2016真的變天了?「時代力量」是什麼?想想以前看醫生、去學校,就是去聽「時代力量」是什麼!……

2016一開始,很多人在談著「時代力量」~那這個時代,有什麼力量呢?……

如果以「看醫生」、「去學校」的角度來看的話,大概可以感覺到「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或許以前有了「病」,會「求神問卜吃香灰」之外,大概就是靠「鄉里有經驗的人」像是「鄉下大夫」(以前可能是靠「巫師」之類的角色,來處理「問題」)……但,在鄉下,有慢性病或急症的年老者,通常都是「吃草藥等大夫來」……

如果,以上的處理都無效時,家屬或疾患者,只能「等」之外,好像也只能「這樣地等下去」……為什麼呢?因為除了聽街坊鄰居的意見之外,沒有其它的管道……

有了「現代醫生」之後,好像沒有差別很大?因為「只能聽他(她)們說」之外,還是只能等……但,「到了現在」有什麼不同的差別呢?好像有點不太一樣,像是「更大的菜市場」有更多的人可以說給你聽……或許有人會說,那也只是「菜市場說」而已,有什麼差別咧?……如果以今天的網路世界來說,可能就有點不同了,就像《網路元年》裡強調那「不特定的多數」所提供的訊息……怎麼想呢?大概看看「維基百科」就會有點了解了──訊息不再「只有『那些人』」而已……

以前去學校,就是聽老師說、或聽同學說(因為聽說「那裡有最新的訊息」);到了「萬物互聯的今天」訊息面擴大了,不再「只有『那些人』」而已……

什麼意思呢?在萬物互聯下,你(妳)可能有無數的老師與同學們來告訴你(妳)些什麼……因為以前的教室和菜市場差不多,只能在那個「特定的區域」才能「聽說」……你(妳)可以對「那些人」問出更多,而不是「聽他(她)們說完」只能繼續等下去……

講清楚一點:老師說了什麼?你(妳)有更多的問題可以問他(她),而不是只能把他(她)話聽下去之外,別無「選擇」……

這是網路課程會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網路時代興起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就是時代力量啊~以前封閉的「專家壟斷」不再有效的主因之一啊~

當「專家說了算」,只能聽、只能邊懷疑邊跟著做的「過去」之外,我們今天有了更多的選擇……這就是時代力量啊~

如果是以前,那麼洪仲丘事件,可能就只有「黑畫面」而已?但今天,就不是如此了啊~這就是時代力量啊~

2016年1月1日 星期五

林阿嬤卡柱好~阿嬤立好~……求學或成長的路上,阿嬤,其實是個重要的(天)啟蒙者……


最近,阿嬤很紅……因為阿嬤和百年以前一樣:告訴你、傳達給你「先知(或超能力者)的意旨」……ps‧這裡當然有很多可以追問(或找碴)的;像是神明為何不找阿公來告訴世人呢? 或是,不如讓紅衣小女孩直接走近身邊,冷不防地在耳邊小聲地喃喃:你「註定」要成為……

阿嬤、阿嬤、阿嬤給人什麼印象呢?(像是會聯想到:聽媽媽的話之類的)……回想一下,大概有以下這些:

a、阿嬤會告訴你(妳),整個家族的由來與歷程(包含最偉大的祖先在何時出現)──意思就是要「傳承(光榮的傳統)」;

b、阿嬤會告訴你(妳),做人的道理!──「命運的必然性」(像「天公疼憨人(thi kong thià khám lâng)」或是「信用毋顧,人客斷路。」之類的);

c、阿嬤會告訴你(妳),她什麼都不懂(因為沒有「讀冊」)、並要求乖孫(去學校)要好好的學……

其實第三點,最令人印象深刻! (因為這才是阿嬤的肺腑之言)阿嬤走過一生,很清楚「知識的力量」是難以想像的大,特別是看到劃過天際的飛機、或是雄渾的「妖馬」急馳而過……她知道:時代變了……電視劇中以前常出現的梗:如果我有讀冊,我就可以(像是去台北、去工作──其實言下之意是「更自由」)……

另一方面,阿孫去了學堂之後,聽到很多的「同學」說「很多他(她)們阿嬤說的話」之後,想必會重新思考阿嬤的話……而且,來到學校之後,很多的老師這麼地說(不管和阿嬤說的一樣或是不一樣),想必給阿孫很大的思考空間吧~……

ps‧當電視的「遙控器」出來時,阿嬤已經招架不住了(雖然她知道不必到外面去,而可以在「四方發光體」中看見「布袋戲與歌仔戲」)……特別是「按鍵」的出現……但,今天又更不同了!阿孫每天黏在螢幕前面,阿嬤雖不清楚怎麼一回事,但想想:應該會有它的道理(因為阿孫會幫她訂火車票!好神奇啊~)……ps‧想像對白──阿嬤:孫野~電視轉歌仔戲~(孫子用流暢的速度,在複雜的鍵盤中找到「相對應的位置」按下,電視螢幕裡果然出現「阿嬤要的」畫面)……

再ps‧阿嬤知道「摻政治」最危險啊~(因為,「晚上會被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