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從「大學聯考」以來的思惟,有辦法再往前一步嗎?

十二國教第一次「免試升學」的登記,在大家的議論紛紛中,終於完成。 但「家長們」的抗議,似乎不減反增;這些平時默默地只專注在:孩子們每日作息的大人,終於按耐不住走上了街頭……但這個號稱改革的重大措施,「在今年」確定要這樣地「繼續『比』下去」(大概家長們會先被比下去吧?),一切的「再改革」,等明年再說……

1905年,亞洲先進的文明國度(大清皇朝),正式承認其教育制度落後,「必須進行『新』的措施,以『跟上歐美』腳步」。大清國從康熙以來的多次廢了又興的「制度」,這一次是「真的」走入歷史,許多菁英們深信「新式學堂」,將帶給帝國「新的競爭力」!千年來,已被視為如同太陽東升西降般的鐵則,變了天,有些學者認為其深遠的影響或巨大的代價,「不亞於辛亥革命」(http://big5.southcn.com/gate/big5/www.southcn.com/weekend/culture/200510070011.htm)。

這個變革之所以「被人感到『很重要』」,就是:「當『教與學』脫離了現實」;那種虛空之感就會被強烈的意識到:我讀這些,「要幹什麼?有什麼『用』?」……於是強調以「實」為一切改進目標的「明治維新」,就成了鄰近國家的示範,也加大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討論範圍……

中華帝國從漢朝「察舉」以來(面對日益分工的社會,需要的管理帝國的人才,「能力」要如何被「看到」?其檢核的方法牽涉到帝國的秩序、社會的穩定),隨著帝國要管理當時社會之「現實地需要」,不斷地修正到:以古人聖賢書出發的「科舉制」做為「最終的選擇」(所謂「千年祖制」http://www.chinakongzi.org/gxdt/200712/t20071210_3066895.htm)……

來到列強入亞之際,只為政府招攬人才的力道,顯然不能和「以全體國民為主」的新式學校來相比(從德國小學所展開的「新時代、新教育」);就像少數菁英來管理社會,不如由全民一起來進行:(國家社會的)「維護與改造」來得有效!(這讓人想到:開放原始碼的想法,一直到維基百科的願景)……

或許,甲午海戰讓有識之士看到:洋務運動的根本缺失在於「實學的重要性(徹底性)」,來自於「不是在舊思惟上做『技術性的讓步或改良』(像是愛新覺羅氏的君主立憲那般」)!

從此角度來看,比序的遊戲規則再怎麼改,應該可以預期其呈現的「結果」;特別是,在民間活力已遠高於「政府作為」時的「這個時刻」!